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!
  • 概要
  • 旅游
  • 历史
  • 地理
  • 经济
  • 文化

 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:239000。代码:341103。区号:0550。拼音:Nanqiao Qu,南谯区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处,东南隔江与南京50公里之遥,西距省会合肥在百公里之内,是作为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桥头堡,且腹地广阔承载力强。是融入南京都市圈,联络浦口区的前沿地带。以风景秀丽的琅琊山系为分界线,紧紧环抱皖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——滁州市,处在沿海向内地的过渡区域,是开发皖江、呼应“长三角”、联络大西部的前沿地带,是城乡互融的重要地区,是投资兴业的理想场所。
  南谯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春、汉时期境属九郡,南朝置南谯州,隋朝以后,境属滁州。民国六年,滁州改为滁县。1982年,撤销滁县设立县级滁州。1993年1月18日,经国务院批准,撤销县级滁州市,成立省辖地级滁州市,南谯成为滁州市两个辖区之一。全区现辖8镇、2个办事处,109个行政村,区域总面积1271平方公里,总人口27万人,其中农业人口占90%。
  南谯地处江淮丘陵地带,地域分为丘陵区、山岗区和圩区,地势西北高东南低。古有"五山一水三分田、一分道路和庄园"之说。本地区年均气温15.2℃,年均降雨量为1043毫米,相对温度均在75%以上。大部分地带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,四季分明,光照充足,季风明显,雨热同步,适宜多种作物生长,位于中国四大名菊之首的滁菊即产于此。
  南谯盛产稻、麦、棉、油、菜、席蔺草、茶叶、板栗、水果、水产品、畜禽等,是国家确定的“产粮大县”、“商品粮基地县”、“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区”,矿产资源丰富,在已探明的近三十种矿藏中,绢云母、麦饭石、陶土等品位、储量居全国前位。南谯生态环境优越,旅游资源丰富。有中国四大名亭之首的醉翁亭,有国家森林公园皇甫山,有沟通南北的古关隘清流关,均为避暑度假、观光旅游的好去处。
  南谯区地处江淮之间,土壤肥沃,稻香鱼肥,自古为“鱼米之乡”,风景秀美,古迹众多,人文荟萃,民风淳朴,是投资者置家兴业的理想福地。区内基础设施完善。交通发达,京沪铁路干线,312、104国道纵贯全区,区乡公路全部油路化,水路通过清流河、滁河直达长江。水电供应充足,电力使用华东电网,实现城乡同网同价,区内有两座大型水库,水质优良,自来水和滁城供水并网。通讯便捷,程控电话、移动电话、无线寻呼网络遍布全区,服务高效优质。
  2006年,在区委、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全区上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,全面实施东向发展战略,按照年初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,突出重点,狠抓落实,全区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,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7%和52%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%,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70元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.5亿元,增长10%;实现出口创汇599万美元,增长30.5%;全区招商引资项目137个,实际到位资金11.9亿元,占市下达任务148.8%,实绩增长80.9%。
  近年来,南谯区委、区政府着力实施“招商立区,工业强区,农业稳区,科教兴区”四大发展战略,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,大力开展招商引资,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。财政收入稳步增加,农民收入不断提高,经济结构逐步完善,初步形成了轻纺服装、粮油加工、建材化工、机械电子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,南谯正在由传统农业大区向新型工业强区稳健迈进。
 
 


 
  境内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琅琊山,西部山区层峦叠嶂,绵亘百里,皇甫山,磨盘山构成长江、淮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,东北部清流河、沙河流贯于中,两岸丘陵起伏,奇山秀水,独具特色。皇甫山森林公园景区面积6万亩,“皇甫山观鸟”已被国家旅游局列入1999年生态环境旅游重点项目,二郎湖,红琊湖、红花湖、彩云洞等旅游开发前景广阔。境内古迹众多,清流关号称“金陵锁钥”,为全国少见的“三古遗址’’(古关隘,古驿道、古战场),欧阳修曾有诗句“清流关前一尺雪,鸟飞不渡人行绝”妙赞其胜。
 


 
  境内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琅琊山,西部山区层峦叠嶂,绵亘百里,皇甫山,磨盘山构成长江、淮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,东北部清流河、沙河流贯于中,两岸丘陵起伏,奇山秀水,独具特色。皇甫山森林公园景区面积6万亩,“皇甫山观鸟”已被国家旅游局列入1999年生态环境旅游重点项目,二郎湖,红琊湖、红花湖、彩云洞等旅游开发前景广阔。境内古迹众多,清流关号称“金陵锁钥”,为全国少见的“三古遗址’’(古关隘,古驿道、古战场),欧阳修曾有诗句“清流关前一尺雪,鸟飞不渡人行绝”妙赞其胜。
 
 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,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3.55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2.5亿元,年均增长13.5%,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;财政收入迈上亿元台阶,实现1.249亿元,年均增长17.4%,其中地方性收入由4380万元增长到7034万元,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20.5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3.6亿元增长到8.1亿元,年均增长23.6%;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58元,较2002年增长953元。产业结构更加优化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46.3 : 34.7 :19调整为35.1∶43.6∶21.3,二产增长8.9个百分点。工业支撑作用增强,2006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.2亿元,较2002年增加3.6亿元,年均增长18.9%,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50家,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8家,分别增加36家和6家。优势产业逐步形成规模,初步形成了家电配套、新型建材、轻纺服装、木地板加工、机械制造配套、汽车制造配套、绢云母加工、农副产品加工八大支柱产业。农业增加值由2002年6.27亿元增至7.9亿元,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。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.6亿元增至4.8亿元。农业生产形势良好。2003年特大洪水后,粮食连续三年获得丰收,2006年总产达24.76万吨,年均递增5.7%。通过产业化基地建设和发展优质高效农业,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,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。25万亩优?准化生产、3.5万亩名特优水产品养殖、3万亩苗木花卉、2.5万亩无公害蔬菜、3000亩滁菊、1.5万亩茶叶、1万亩草坪、3000头奶牛等基地建设均取得明显成效。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达3家、市级7家,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2个,入社会员达3305户。8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,21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,其中有机食品1个。全区成片造林10万亩,4年净增5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34.5%。全区农机总动力达26.77万千瓦,农机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%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,4年累计投入5180万元,新建扩建小水库65座,病险库除险40座,加固“两河”堤防16公里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平方公里,改造中低产田4.8万亩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。制定和实施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意见,以“示范村”建设为抓手,以点带面,全面推进。2006年,区财政投入120万元,基本完成市、区试点村的中心村建设规划、产业规划和全区城镇体系规划、村庄布点规划。投入22万元,新建农村文化体育场所14个。投入1.98亿元,完成“村村通”工程166公里,新增农村公路441公里。投入2638万元,农网改造基本完成。投入1025万元,建立通信机站18座,18个乡镇办全部实现宽带联网。“四清四改”扎实开展,投入90万元,建沼气池500口;投入110万元,新解决农村安全饮水3000人,农村面貌明显改变。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新机制进一步完善。各项改革取得实效。4年共完成41家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工作,3225名职工进行身份置换,全面完成了省下达我区的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任务。乡财区管的财政新体制基本建立,成立了区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和滁州银丰担保公司。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,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分流基本完成。小型水利设施经营权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,林地确权发证面积41万亩,发证率达98.6%。农村税费改革更加深入,全面取消了农业税,推行了粮食直补、良种补贴、农机补贴和生产资料综合补贴,累计发放各类农业政策补贴1.64亿元。教育、卫生、社会保障等各项配套改革进展顺利。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加快。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“要务之要务、重点之重点”紧抓不放。经过努力,4年共引进项目457个,其中超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8家,超亿元以上企业6家,合同资金48.4亿元,实际到位28.9亿元。认真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惠政策,大力开展全民创业行动,民营经济快速发展,全区个体工商户达5010户,从业人员13015人,较2002年增加1178户和3274人。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9.8亿元,实现税收9450万元,分别增长2.9倍、2.2倍。涌现了江淮扬天、凤凰实业、博康注塑、珍珠水泥等一批骨干企业。民营经济比重达80%,主导地位显现。